• 主页 > 体育问答
  • 西安奥体中心:市民健身新热点,见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安奥体中心已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高质量的体育场馆设施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西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快,包括升级改造的西安成云公园体育馆、新建的西安奥体中心、阎良石川河极限运动中心、西安曲江十千万体育中心、泾河新城体育中心……今后,记者将探访这些场馆,帮助大家了解周边的体育场馆,见证西安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去年9月,西安奥体中心成为锦标赛的摇篮。苏炳添、全红婵、林珊、王顺、张雨菲等人在这里登上了全运会冠军领奖台;十四运会后,西安奥体中心进行适用性改造后,公共健身篮球馆、游泳馆、羽毛球馆、足球场等场馆向公众开放。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健身天堂。

    冠军健身中心篮球_篮球健身俱乐部_篮球运动冠军

    促进全民健身

    场馆适宜性改造取得成效

    十四运会结束后,奥体区一流场馆设施如何高效利用?如何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支持全民健身? 8月8日“全民健身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西安奥体中心寻找答案。

    冠军健身中心篮球_篮球健身俱乐部_篮球运动冠军

    市民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池畅游,享受水上乐趣。

    西安奥体中心群众健身部负责人袁健告诉记者,为加快十四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持续发挥综合效益,西安奥体中心国际港务区在全运会、残奥会结束后开始布局。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放场馆、场馆,促进全民健身,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全运会成果。 “我们注重场馆设施适宜性改造的便捷性、效益性、效率性和合理性。游泳跳水馆开放区域为50×25米、10泳道的国际标准游泳池,采用国际先进的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和恒温水加热系统,水质处理采用国际先进的硅藻土加臭氧过滤消毒方法,与全运会场馆相比,经过适应性改造。赛后使用时,我们将游泳池分为2米深水区和1.2米浅水区,水温也从比赛时相对较低的温度调整到了28℃左右。配备多名救生员,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清洁、舒适的运动环境。”

    游泳跳水馆是西安奥体中心最受欢迎的场馆。 8月8日下午,大厅的游泳池里热闹非凡。据介绍,每到周末,就有2000多人来这里游泳、锻炼身体。即使是工作日,人数也很容易超过1000人。

    打造体育新“目的地”,市民体验后赞不绝口

    为迎接今年西安“全民健身月”,西安奥体中心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月优惠”活动,“我们的口号是‘全民健身,践行健康’,我们的目标是把西安奥体中心打造成居民体育新‘目的地’,让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队伍中来!”西安奥体中心场馆运营推广经理王大鹏感慨地说。

    冠军健身中心篮球_篮球运动冠军_篮球健身俱乐部

    冠军健身中心篮球_篮球健身俱乐部_篮球运动冠军

    市民来到西安奥体中心篮球馆打篮球。 (记者谢伟摄)

    事实上,自从今年西安奥体中心的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以来,无论是拥有1个国际标准足球场、2个七人制足球场、3个五人制足球场,还铺设了专业篮球木地板的室内篮球场,或位于游泳跳水馆训练馆二楼的由25块羽毛球场组成的羽毛球馆,吸引了无数古代体育高手。城市锻炼和 报到。

    在羽毛球馆里,和朋友一起来打球的民宿经营者杨琳琳女士在场馆客服人员的热心帮助下,很快就完成了报名、取票、入场流程。会场门口的储物柜让她不用担心随身携带行李。没有地方可以存放物品。 “我家住在西安奥体中心附近。来这里非常方便。这里的场馆硬件设施齐全,工作人员也很细心。” ” 50岁的李斌姐姐也对羽毛球馆的硬件升级和线下服务赞不绝口:“这个健身房拥有最专业的运动木地板。我觉得我可以比平时跳得更高,玩得更久。”您不会感到膝盖或脚踝酸痛。此外,健身房里还有无人售货机,提供各种饮料,让高尔夫球手不再需要携带水瓶去锻炼。”

    原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奥会的主新闻中心现已成为篮球场。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范志恒邀请两位高中同学郭一健和姜浩然一起打篮球。他坦言,西安奥体中心的公共健身篮球馆不仅拥有优质的地板,而且采光充足,场地布局合理。在西安众多室内篮球场中堪称“五星级”。同为新生的郭一健也表示:“这里的场地条件好,比赛氛围好,大家一起学技术,很开心!”与中国男篮中锋周琦长得很像的姜浩然补充道:“我家离这里挺远的,虽然远,但可以直接坐地铁到达,这也是我们喜欢去的原因之一。”来这里打球吧。”

    面对健身爱好者的称赞,西安奥体中心群众健身中心客服领班苏平微笑着亮出了手中的两件“法宝”:“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家,我们团队为每位客服人员配备了一台手持平板电脑和对讲机,每当有人没有按时到场时,我们可以提供实时在线服务,帮助球迷规划场地和进行比赛。由于某种原因,我们会请尽快联系对方询问具体情况或帮助他们重新预订场地和时间。”

    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我市通过了《关于西安市第十四届全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确保十四运会场馆赛后能尽可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实现场馆建设取之于民、取之于民、造福于民,其作用已逐步显现。”西安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波的照片除签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ufubahen.com/html/tiyuwenda/638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