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长购总部,办公室里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前来办理退卡的用户。
上海长购一卡通银行案调查:关联公司集体蒸发
一张在华东多个省市拥有众多用户的预付卡、一家在行业内排名较高的支付机构、一群神秘的关联公司,上演了2015年支付行业第一部悲情大戏:《奔跑吧》 “这场危机首次袭击了多用途预付卡。
主角是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畅购”),该公司于2011年8月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当时进入第二批阵营,并成功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比支付宝、财付通等行业巨头仅落后三个月。
但目前,上海长购发行的预付卡——“长购一卡通”却陷入了购卡人上门讨说法的困境。预付卡,顾名思义,就是先付款后消费的卡。其中,使用不确定商户的称为多用途预付卡,受央行监管;具有单一商户的称为单用途预付卡,如美容卡、健身卡等,由商务部监管。 “畅购一卡通”官网显示,该卡获准多用途跨区域发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地。
2014年12月以来,多地持卡人反映无法在商户使用“长高一卡通”,导致被困数百、数千元卡费。 2015年1月6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开表示,上海长高存在严重经营违规行为,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从2014年12月至今,持卡人的选择似乎越来越窄。据上海长购总部理赔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仅有3家全家超市被指定接受信用额度有限的信用卡,每家门店每日限额不超过3万元。
无法按照“先到先得”原则申请的持卡人可能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连日来进行调查发现,上海长高大部分可查到工商信息的股东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及其工商注册地或办公地址均为空荡荡的,很难找到他们的下落。
在上海长购总部,办公室里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前来办理退卡的用户。
股东公司“铁将军”是把关人
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上海长购成立于2006年,法定代表人为刘荣娟,股东共有3人。除了江令品、刘荣娟两位自然人股东外,还有一家名为“上海浩贤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浩贤”)持有股份。
网上显示的上海浩贤办公地址位于控江路1029弄1号国科大厦1801室,毗邻上海厂沟,工商注册地址为1807室。
“‘1807’这个门牌号几年前就消失了,现在‘1806’旁边还能看到一扇封着的门,就是以前的‘1807’。长沟几年前就更名‘1801’和‘1807’了。” 1807年开业,前身为浩贤公司,自己也早已搬走”,一位在上海某公司18楼工作的工作人员说。国科大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在现场看到,铁锁门的1801房间挂满了上海浩贤的铭牌和贴纸,但办公室内空无一人。另一家在18楼工作的上海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上海好贤去年就已经关门谢客了。
“偶尔公司里也会有一两个人回来看看,但时间不确定。”国科大厦多名人士向记者证实。一位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的物业经理说,上海好贤才关门几个月,2014年就有别人来交物业费了,房产证上的业主姓姜。
“长沟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专门召开紧急会议,(国科)大厦的人员也被邀请参加会议,并被要求在会议期间对媒体保持沉默。”调查阶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还走访了在上海浩贤工商信息登记的注册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城东中路350号。据多方打听,整个“350号”曾是青浦区农委畜牧办办公室,现由上海青浦农工商经济城投资促进部管理有限公司
目前,入驻“350号”的教育机构有两家,两人均告诉记者,从未听说过“上海好贤”。自称是物业收租员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确定这里是否真的注册了这样的公司,但在2009年之前,“350号”整体上是一个办公室。 “后来,其他公司也卷入了诉讼,他们也表示,登记的土地就在这里。”
对此,一位熟悉工商注册流程的小企业主向记者分析,不排除虚假注册的嫌疑。 “可能是公司搬家后没有换地址,年检时一直用着十多年前的租赁协议,工商部门很难逐一核实,不排除也有可能是公司当时发现的。”
在上海长购总部,办公室里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前来办理退卡的用户。
关联公司很难找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不仅是上海浩贤,上海长高旗下其他一些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备受关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信息显示,上海浩贤股东中,出资40%的上海中博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博”)关系密切。与上海长购股东蒋凌频。
2001年1月,上海中博成立。 2002年12月,蒋凌频作为法定代表人成立了上海中博分公司。登记地点为上海浩贤、上海畅购曾工作的国科大厦18楼。
此外,在商务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的中国供应商网站上,上海中博登记的信息显示,蒋凌频担任该公司董事长,该公司办公室地址:国科大厦1801-1807室。
记者在国科大厦1号楼大厅的招牌上发现,确实有上海中博的痕迹,但公司名称已被划掉。大楼内不少人表示,上海中博多年前就不再在这里工作了。
综合各供应商网站公开信息,上海中博标注的办公地址还包括黄兴路1810号三楼、周家嘴路3255号船舶大厦12楼。 《中国经济周刊》逐一走访后发现,这两个地址也已被上海中博废弃。
比如,黄兴路地址,三楼正在装修。据装修工人介绍,一家证券公司即将入住。四楼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楼原来的租户已经腾空。
在船舶大厦12楼,记者并没有看到上海中博的办公室。一楼的楼牌上没有发现该楼的名称,该楼的保安也否认该楼存在上海中博。
中国供应商网站上,对上海中博的介绍是:“公司下设6个业务部门,年均销售额10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800万美元,进口创汇200万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公司是蒋灵频家族发家的地方,也是其核心业务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长购的关联公司中,上海中博并不是唯一一家难以一睹真容的公司。记者在上海长购超市有限公司官网看到,该公司旗下除上海中博外,还包括上海向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至于公司注册地点中和金融大厦218室,江浦路街道投资服务中心的陈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该大厦二楼是用于虚拟注册的地址,该公司并不营业。这里。该楼物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地址在2010年时曾是一家小酒店,2013年下半年后,整个二楼不再出租。
持卡人的损失谁来赔偿?
储备金可能被挪用
上海长高的相关企业一去不复返,曾经作为礼物和福利发放的“长高卡”可能会消失。
那么,持卡人可能承担的损失该由谁来赔偿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四川北路525号航天大厦的上海长高总部。距离动乱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仍有部分消费者维权较晚,正在排队填写信息登记表。据媒体报道,已有2000多人报名。
为了避免不断要求解释的消费者愤怒,在并不宽敞的办公区域内,多处张贴了提示“文明维权”的“法规公告”。但上海长购至今未能拿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其仅开设了3个卡消费点,均为“全家”超市。由于配额的存在,无法满足每天提前预约的消费者的需求。
一位在上海长购总部现场登记的持卡人告诉记者,该卡在三家超市都不能刷手机充值和水电费。他们只能购买货架商品,而且地点也比较偏僻。现场不少人权人士无奈表示“我们只能等待”。
截至发稿,“长沟事件”余波仍在持续发酵。据了解,除了个人持卡人外,还有金额较大的公司持卡人和注重维权的“黄牛”。
在外界看来,“厂沟事件”很可能暴露预付卡储备金监管漏洞。据悉,由于持卡人向预付卡机构支付的资金与商户收入存在时间差,预付卡机构账户中始终存在一定数额的沉淀资金,称为准备金。
记者注意到,过去对于备用金的归属没有具体安排,但2011年以后,央行多次发布文件,明确规定预付卡客户资金的存储、管理和使用,要求备用金须全额存入。在储备银行帐户中。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商业代理和异地代理开展业务。其中,异地代理不纳入备用金监管。通过场外销售获得的资金可以直接进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他结算账户,存在消费者资金被挪用的可能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询问机制、托管银行的报告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等也不完善。从目前网上支付的资金流转速度来看,资金托管需要半年时间。或者不适用每季度发布报告的频率,应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并实时公开。 (记者劳家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ufubahen.com/html/tiyuwenda/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