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名册,就像打开一本民族文化百科全书。
经过几天的介绍,大家可能会发现,与奥运会等现代体育赛事不同,全运会的大部分项目都是给田间山头的少数民族群众带来欢乐的项目。
这些项目既美丽又有趣。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的竞赛项目:高脚赛、鞋赛、邻接赛和民族摔跤。
“竹马”上的“飞人”——高腿赛
高脚赛马原名“高脚马”,又称“骑竹马”。李白的名言“人骑竹马来,绕床做青梅”就是指骑竹马。
竹马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最初是土家族、苗族在雨季地面积水时移动和渡过浅水河流所用的。他们砍断了两根一米多长的竹竿的同一端。尖头,每根都绑着可以支撑脚的网。外出时,将两脚放入网中,用竹竿行走。它不需要穿鞋,可以防止行走时滑倒。
同时也是京人涉海捕虾捕鱼的工具。后来,人们将高脚赛马发展成为高脚赛马,成为一项民族传统运动。
1986年,湖南省体委将高马组织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作为表演项目参加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作为第一个按照《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暂行规定》设立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高马在第七届比赛中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 2003年全国民族运动会,根据其特点,将其命名为“高腿赛跑”。
高跷赛跑与普通田径跑的区别在于,田径赛跑时右手伸直,左脚伸出,而高跷赛跑则用绑在竹竿上的踏板。运动员的脚不仅要踩在踏板上,而且在跑步过程中,双手还要握住竹竿,沿着台阶奔跑。另外,竹竿比较细,接触点也比较小。因此,这项运动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这项手脚并用的比赛极具观赏价值。
只有齐心协力,胜利才会绽放——运动鞋竞速
你小时候可能玩过这个游戏:三个人并排站着,穿着同样的运动鞋,喊着口号,齐声前进。这项迷人而有趣的运动被称为运动鞋赛车。
板拖鞋是广西民族地区常用的一种生活用具。它们是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木拖鞋,称为“板鞋”,通常称为“木屐”。
赛鞋是壮族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运动,起源于明代。
关于球鞋,民间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巾帼英雄佤夫人曾将球鞋作为“秘密武器”,用来训练士兵的团结精神和士气。合作技巧。明朝时期,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广西百色地区的佤夫人的妻子带兵前往沿海抗击日军。为了让士兵们保持步调,娃夫人让三个士兵穿着一双长运动鞋并肩奔跑。经过长期训练,战士们的战斗力大大提高,斗志高昂,所向披靡。结果,他们在战场上击败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南丹县南地州的壮族群众仿效瓦夫人的军事训练方法,开展了三人滑板比赛,以供自娱自乐。这成了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鞋赛是一项集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也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健身娱乐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动作一致、行走灵活、自然协调。需要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和默契配合。 2007年,三人滑板运动正式成为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并根据比赛特点命名为滑板竞赛。
如今,滑板这一古老的竞技运动正逐渐走向世界。我国的外国学生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国学生在学习之余经常使用滑板进行休闲娱乐。娱乐活动。不少外国游客在观看了壮乡的滑板比赛后,被它的竞技性、体育精神和娱乐性所吸引。
强者之战——阿甲
两个体重相等的男子,背靠背,将同样的长丝布从胯下套在脖子上,四肢着地。两名战斗者奋力向相反的方向爬行,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通过指定区域的人就是胜利者。是不是有点像拉锯战?简单来说,阿布甲是一项攀岩拔河运动。
阿布甲在藏族地区最为盛行,故又称“西藏拔河”。藏语称“浪波涅孜”,意为大象的脖子。
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人民视大象为吉祥之物,崇拜大象的力量。另外,这项运动的拉、攀动作形似大象,因此这项特殊的拔河运动也被称为“大象拔河”。 ”。
阿布甲游戏在藏区广泛流传,已有数百年历史,起源于牛拉犁前进的劳动过程。据说,西藏英雄格萨尔王在攻击达拉克和罗宗国后,在回程途中发现了数千头牦牛,于是就用这种拔河的方式来分配它们。他命令人们能拉多少就拿多少,从而使许多穷人得以维持生计。为了纪念格萨尔王,草原上出现了这项体育活动。
如今,奥甲比赛在藏区依然十分普遍,逢年过节,各地都会举办奥甲比赛。闲暇时,在牧场或田野里,人们将带子或皮带连接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或比赛。由于奥甲比赛的规则和器材比较简单,易于实施,而且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因此这项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易于开展的全民体育项目。
“老将级别”比赛——全国摔跤
训练场上,你看到两个对手使出浑身解数,扭断脖子、绊腿、勾脚,红着脸、粗脖子,使劲想把对方摔倒在地。这无疑是一场摔跤比赛。
摔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之一。早在远古时期,摔跤的雏形——摔跤。据考证,我国在黄帝时期就已有摔跤运动。摔跤在我国古代称为“角典”,又称“角力”。后来被称为“相扑”,现代才被称为“摔跤”。
民族摔跤历史悠久,富有民族特色。自1953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摔跤就成为全运会比赛项目,是老牌比赛项目。
蒙古摔跤非常有名。草原人民称蒙古摔跤为“博克”。无论是祭敖包,还是在那达慕大会上,它都是蒙古族三大体育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 、“博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项。蒙古摔跤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与其他摔跤比赛相比,它在规则上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参赛者不分体重级别,二是采用单淘汰制,即一倒定胜负。 。
而力西则是维吾尔式摔跤。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必须先抓住对方的腰带。比赛时,运动员的手不得离开对方腰带去抓对方其他部位。
摔跤是彝族摔跤运动,流行于彝族地区。每到“火把节”,不同规模的摔跤活动随处可见。在“格子”比赛中,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手的腰带,利用腰、脚等技术动作(勾、断、挑、挑)将对手击倒以获得胜利。
贝嘎是藏式摔跤的一种。双方运动员必须双手抓住对方的腰带,仅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将对方举起,使对方旋转下来,并用脚绊倒或踢对方。运动员的肩膀、背部、腰部、臀部、头部或身体侧面接触地面的任何部分都被视为阴性。
摔跤是满回式摔跤,以击倒对方为胜,根据动作的好坏得分。
西里姆是一种韩式摔跤,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腿绳的使用。
民族摔跤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天时、地利、风俗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摔跤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自己的规则。这项运动也成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传统体育项目。这项活动虽然历史悠久,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ufubahen.com/html/tiyuwenda/5309.html